人工智能行业价值成长性分析

行业趋势

人工智能经历了漫长的技术演变,慢慢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趋势。伴随人工智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,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制定了各类相关文件,为人工智能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当前,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,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,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收支规模达到82亿美元,占全球市场规模的9.6%,仅次于美国及欧盟,位居全球第三位。但是,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,仍存在明显的差距。

image 7

技术发展

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、技术层和应用层。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通过技术层提供通用 AI 技术,包括底层算法理论、开发平台和应用技术(计算机视觉、智能语音、自然语言处理等)。近年来,我国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技术领域不断突破,尤其在人脸识别、图像生成、智能家居、智能语音系统等领域的极速发展,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。

应用技术领域后发优势逐渐显现,据清华大学数据显示,机器视觉、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 规模最大的三个应用方向,分别占比 34.9%、24.8%和 21%。从全球和国内 AI 企业的应用技术方向分布来看,三大应用方向也是国内外 AI 企业最集中的领域。

政策影响

政府文件促进行业快速发展:

在《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中指出,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,培育壮大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,提升通信设备、核心电子元器件、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。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,在智能交通、智慧物流、智慧能源、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。鼓励企业开放搜索、电商、社交等数据,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。促进共享经济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。

纲要提出,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,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,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,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。

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,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,确保公共数据安全,推进数据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。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,探索将公共数据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,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,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、卫生、交通、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。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,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。

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:

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、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。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。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,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。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、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、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,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政务端信息化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也有望加速。政府侧的信息化投入,一方面有利于持续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,形成更好的监管和服务能力,另一方面政府投入有望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起到托底作用。

我国目前的政务发展,已经从电子政务经历了互联网+政务服务发展到了数字政务阶段,在顶层设计上,更加突出数据驱动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,强调以数据流带动业务流、服务流改造,在此过程中,相关政务信息化企业将获益。

image 8

庞大市场需求

庞大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我国 AI 产业核心优势,将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封装成可以应用到具场景的产品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在传统行业的设计、生产、管理、营销、销售多个环节中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,尤其是电话机器人行业,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同时,随着新技术的出现,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逐步从消费、互联网等 C 端领域,向制造、能 源、电力等传统行业辐射,未来10年将是人工智能行业极速发展的上升期。